第1189章 没有退路的战争二合一(第4页)
前年『魏秦三川战役』的惨败,让整个秦国都引起的动荡,因为当时秦国在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战争利益的情况下,损失了二十万青壮,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。
正是因为这样,『魏公子润』名震秦国;也正因为这样,秦国宫廷与国内的贵族们,在得知此次战争又将面对那位魏公子润时,默许武信侯公孙起以难看的方式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。
不止魏国输不起,事实上秦国也输不起,推崇『军功爵制』、采取『以战养战』方式的秦国,倘若这次再度败于魏公子润手中,那么,『军功爵制』或将彻底瓦解,到时候秦国将从强大国家一下子跌落下来。
因此,这场仗,秦国必须胜利!
哪怕赢得难看,也要赢!
秦国需要获得大量的战争利益,才弥补国内各阶层的资源消耗。
终于,当最后一面秦军旗帜从函山上消失后,秦军连绵十里的连营,已彻底被火势所吞没。
但是,肃王赵弘润的脸上却无半点喜悦之色,他反而皱着眉头,捏紧了缰绳。
良久,他深吸一口气,振臂喊道:“很好!秦军胆怯,弃营而退,这是我军的胜利!”
听闻此言,五万商水军士卒喜悦地放声呐喊,就连两万川雒联军的战士们都露出了喜悦之色。
唯独有一些人,脸上却几乎没有胜利的喜悦,或者说,哪怕是有,那笑容也笑得很勉强。
就比如商水军的副将翟璜。
在他眼里,秦军顶多就是战略撤退而已,有什么实际损失么?
而他们魏军虽然看似占据了优势,可实际上呢?跨越函山了么?不,魏军也是血肉之躯的凡人,根本没办法淌着火海强行占据那片山头。
正如武信侯公孙起腹诽赵弘润的那番话:既然你明知我采取拖延战术,你放火烧山有什么用?大火焚山数日,你魏军不照样是过不来?
因此从根本上来说,魏军的处境根本没有改变——大火封山,与秦军封山,事实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。
当然,这种“真相”,但凡是将领都只能在心底想想,断然不会泄露于麾下的士卒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,赵弘润即便清楚他们并没有赢,他必须装作打了胜仗的样子,用以鼓舞麾下士卒的士气。
当日傍晚,赵弘润在军营帅帐内,接见了那十几名返回的青鸦众。
那些青鸦众带回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,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,在函谷以西,秦军仍有数个军营。
『果然如此……』
在遣退那十几名青鸦众后,赵弘润抱着脑袋躺在帐内铺设的羊皮毯上,闭着眼睛思索着。
曾几何时,他所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,只有楚国的寿陵君景舍,而如今,这份名单上得加上武信侯公孙起这位秦国统帅。
『……秦国也输不起,秦军若再度败北,军功爵制多半就要瓦解,到时候秦国便变得极其虚落,因此,哪怕胜得再难看,也要赢得胜利……与我方的处境蛮像的。』
暗暗叹了口气,赵弘润猛地坐起身来,召来了两名青鸦众,对他们吩咐道:“你等速速前往雒南,以本王的名义求见司马安大将军,命他即刻率军横穿秦岭,攻入秦国境内,期间一切军务,由司马安大将军自主裁决!”
“遵命!”两名青鸦众依令而去。
看着摇摆不定的帐幕,赵弘润略显迷茫的眼神,逐渐变得坚定起来。
『……秦国输不起,但我大魏同样输不起,哪怕胜得再难看,我也要赢!』
捏着拳头,赵弘润的眼眸中闪过几分冷漠。,!
非有秦兵傻乎乎地为了灭火而主动靠近,要么就是非常倒霉地被石油桶直接命中,否则,只要秦兵们迅速撤离,兵力上的损失微乎其微。
“这座营寨恐怕守不住了……”
秦将王龁皱着眉头神色肃穆的说道。
相比较前年『函谷一日战役』中魏军那铺天盖地的弩矢攻击,这次魏军的“杀器”,其实王龁倒还可以接受。
毕竟火油这种东西,又不是什么稀奇罕见的物什,哪怕魏军的火油是黑色的,哪怕这种火油引起的火灾不可阻挡,但总的来说,并未脱离王龁等秦将的认知。
想来也只有川人那种无知且崇拜神鬼的民族,才会由于自己的无法理解,而下意识将这种火势归为神火或天火。
不过话说回来,尽管并未脱离王龁的认知,但时王龁也明白一个道理:既然那种火势无法抵挡,那么,这座被他们秦军打造地固若金汤的营寨,肯定是守不住了。
听到王龁的话,武信侯公孙起从容自若地说道:“无妨。既然此火生人难以靠近,相信魏人亦是如此,我不信魏军有本事淌着这等火势攻上山头。……传令下去,叫各营军士陆续撤退。切记,只有在火势逼近时,才允许撤退。”
说罢,他将目光投向山下魏军中那面『魏、肃王』的王旗附近,嘴角扬起几分莫名的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