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(第1页)
天刚大亮,枝叶上还挂着晨露,农田里已然有许多躬腰劳作的人。夏天的太阳毒得很,得趁日头还没完全升起来前多干活。
同样是农村人,村委会办公室坐着的人就悠闲惬意多了,颇有知识分子架的势翘着二郎腿,一边喝着保温杯里刚泡好的绿茶,一边翻阅报纸。
因村子离县城距离不近,当日报纸刊登出来,再由邮递人员依次送到乡下,基本都是下午了。下午正是忙的时候,除了重要时期有关键新闻,大家一般都是在第二天早上再翻看前一天的报纸。
“建国,你那个离家出走的外甥女是不是已经不见四天了吧,”办公室的其他同事突然想起赵家这茬事,忍不住八卦起来,“你们都没去找找啊?好不容易养得那么大的闺女,又是高中生,要是真出了事多可惜。”
“就是。你姐夫死了,婆家又没个人,你姐拖着三个孩子怕是也不好改嫁,她也正好顶个劳力。”
正啜了口茶的赵建国冷了眼神,借抖报纸的动作整理了下表情,唉声叹气道:“找了啊,怎么没找,她坐班车去县城了,你说县城那么大,我们人生地不熟的,能怎么找?”
“她是县一中的学生,到县城肯定去找老师同学,玩得好的朋友呗!你们可以去学校找人帮忙啊。”一个戴眼镜穿白衬衫的中年妇女撇撇嘴。
“是啊,县城有她那么多老师同学,肯定丢不了,估计这会儿在哪个同学家里玩呢!”赵建国说道,“她心都没在家里,嫌家里穷待不住,找回来又能怎么办?腿长她身上,她要想回来自然会回来。”
眼镜妇女的对桌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,他推了下眼镜的鼻梁,“所以你们家根本没好好去找人?”
话不投机半句多,赵建国举起报纸挡住脸,懒得再回应。
不大的办公室里摆了三张长方形桌子,一张桌子面对面坐俩人,这里的六个人就是村委会除了正、副两位主任外的所有正式成员。
人不多,但矛盾不少。
最主要的矛盾还是来源于身份。有的人是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,靠着自身能力成为进入村委会;而有的人全靠人脉关系,走后门进的村委会。
坐在最角落里的一个人突然“咦”了一声,盯着报纸,一字一句念出报纸上的醒目的标题:
“成绩优异的准高三学子突逢家变,竟沦落当街乞讨!”
“工亡赔偿金不翼而飞,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心的险恶?”
在标题正下方,被内容包围的照片,赫然是——“许一楠!赵哥,这不是你外甥女,她咋上报纸了!”
“砰”的一声巨响,赵建国保温杯失手落在地上,烫得他龇牙咧嘴的跳起来。
与此同时,办公室门被推开,村委会副主任脸色晦暗的站在门外,“赵建国,你马上出来。”
。。。。。。
许家灶房的烟囱刚升起烟,赵建英拿着奶粉袋子正掂量轻重,让许佑鸽跟着许光祖连续喝了三天奶粉,三分之一都喝没了,剩下的量许光祖可要少喝好多天呢!
“妈!我回来啦!”
赵建英还在纠结,她一个小妮子,尝几天鲜就行了,要不今天开始就不给她喝了?
“哎哟,英子你还在干啥呢,你闺女回来了你还不出来看看。”邻居激动的跑到许家厨房门口大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