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贵妃的出路(第1页)
宫里最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,经过上次的避暑山庄之行,孟淑妃的举动终于感动了文帝,这么多年悬空的储位终于迎来了继承人,自然是孟淑妃所出的二皇子。
可徐贵妃同她身后的徐家又怎会甘心,徐贵妃再也按捺不住,多次召见徐家人商议对策,可徐家人也一筹莫展,边关太平了多年,徐家的军权自然没有前些年那么值钱了,在文帝面前也失去了重视。
与此同时,孟淑妃的娘家孟家则逐年崛起,孟阁老学生遍天下,不少如今都在朝廷当官,孟家,已经隐隐有了文官领袖的意思。
徐家和徐贵妃就是再着急也没用,没有实力,你拿什么让文帝改变主意,更别说徐贵妃还早已失宠。
徐贵妃的亲哥哥、徐家大老爷徐正杰皱着眉头,“妹妹,我也知道你的难处,可眼下,咱们手里没有底牌,根本玩不动。”
边关太平,武将失去了用途,文官的地位盖过武将是必然的,徐贵妃鼻子里“哼”了一声,“哥哥,咱们这边是没有,可是徐家不还有人在朝中嘛?”
徐正杰看着徐贵妃势在必得的眼神,心里突然浮现了一个人,暗道不好,“你不会是指徐恭吧,他是做了锦衣卫指挥使,可你别忘了当初咱们徐家是怎么对他的,他能放下成见帮咱们?”
徐贵妃放下手里的茶盏,茶水的热气氤氲,映照着她美颜的面庞,透出凌厉的味道,“哥哥,我知道有句话,叫做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”
“对那种小人,只要利益足够多,我不相信他会不动心。”
徐恭的性子,骄横跋扈,睚眦必报,还无比贪婪,这样的人,不会讲什么骨气,只要利益给的多,一切能商量。
徐贵妃接着道,“况且,他如今在锦衣卫还没站住脚,手下的人也不那么听他的,还有个刘全安,他只要和咱们合作,锦衣卫咱们可以帮他摆平。”
这话倒也不是徐贵妃吹牛,徐家怎么说也在京城经营多年,再加上徐贵妃在宫中里应外合,帮助徐恭铲除异已,坐稳位置不在话下。
徐正杰将话听进了心里,确实有几分道理,徐家在家上锦衣卫的帮助,就算那二皇子立了皇储,也多的是机会将他拉下马。
可随机,苦了脸,“妹妹,话是这么说,可由谁去和那徐恭说?那可是个硬骨头,稍有不慎,不但合作不成还得被记恨上。”
徐恭曾是徐家旁支子弟,年幼失去父母,家里的资产被徐家其他人霸占,他不服气,跑来找徐家族长,也就是徐贵妃的父亲理论,奈何那会儿徐老将军根本没把他当回事,和了稀泥只是将那家人搞搞抬起、轻轻放下,资产也没还给徐恭。
没想到,这徐恭是个天生的犟种,自请除族,之后也不知怎么的,凭借着会察言观色、巧言令色得到了老指挥使的信任,被认为了义子,到了如今,还继承了指挥使的位置。
徐家人悔不当初,可是拍大腿也没用了,好在他羽翼还未丰,没动徐家,如果等到他成了气候,徐贵妃又夺嫡失败,徐家没准也会成为他刀下之魂。
徐贵妃沉吟了片刻,“这个人选确实难选,得既有身份又有口才,如果能和他合作,咱们徐家也不用担心他秋后算账,我儿还增加了一大助力。”
徐贵妃越说越激动,照着镜子,里面的女子依旧貌美如花,完全看不出年近四十,顶多也就是双十年华,不得不说,徐贵妃保养的确实非常好。
她摸了摸自己如云的秀发,转头看向徐正杰,“哥哥,你看我怎么样?”
徐正杰惊愕的说不出话,“这,这,不合适吧?”
徐贵妃道,“有什么不合适的,论地位,我身为贵妃,谁能比我高,论口才,我自认不输任何人,况且,我正是最需要他助力的人,由我来说,可信度也更大。”
徐正杰红着脸,吭哧半天,才道,“妹妹,我不是说你没能力,可你毕竟是后宫嫔妃,同他商谈,合适嘛?”
徐贵妃甩了甩头,“有什么不合适的,老皇帝都一年多没来过了,我这里同冷宫也没什么区别,只要他进宫的时候,找个偏僻的宫殿见他一面,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。”
徐贵妃还有自己的私心,她春心寂寞,那徐恭不过年方二十五、六,长得也算英俊,她相信,以她的美貌再加上徐家,足以诱惑到他。
她徐文慧,绝不甘心屈居于孟婉莹那个贱人之下,就算失败,她也要轰轰烈烈。
见徐大老爷还在犹豫,徐贵妃不耐烦道,“哥哥,你难道还有更好的人选?”
徐大老爷噎住了,其实最适合的人选是他,身为徐家新一代家主,身份肯定是够了,可他才不想和徐恭那个疯子打交道。
“妹妹,哪有更好的人选,那就依你之言办好了,等你成功了,咱们再谈。”徐大老爷满脸堆笑道,别看他是大哥,可徐贵妃强势惯了,许多时候都没有他说话的份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