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6 第九十六章 p8(第4页)
平安的这只部队是步兵+骑兵混合兵种,它的行军速度注定不会太快。
威县离定州直线距离350里,按40里日算,得走9天以上,可见他们在12月21日左右就得出发了,这也和我们前文分析的,何福他们在东昌(12月25日)与朱棣会战是为了给平安争取时间呼应。
至于史书上写盛庸在12月27日才给平安去电,让他来围堵朱棣,显然是不现实的,那平安也得步兵日行100里了。】
大家听到这里,不禁摇摇头。
“本该是平安从容埋伏燕王的,现在,因为燕王这样如此果决的撤退和如此快的行军,反过来变成燕王从容地埋伏平安了。想来,这从容行军的三天里,燕王定是洒出了许多许多探子,把平安的路线,都给摸个清楚明白了。”
【朱棣在威县的埋伏战,又是非常古装剧的一场戏,是否真实暂且不论,场面是很大男主的。
他让数千精骑小弟们沿路藏好,自己带着十余骑来到2万真定兵马阵前放嘴炮。
“我常获尔众即释之,我数骑暂容过,无相阨(阻拦)也。”
对方士兵叫到:“放你就是纵蝎!”
遂被引动阵型,追杀朱棣。朱棣艺高人胆大,十几个人都敢且战且退,把人带到埋伏圈里,围而全歼。】
“纵蝎?”别说其他人了,就连朱棣的小迷弟朱橚也觉得这个词,真是非常之特别啊。
“他想说的是,老四你蛇蝎心肠吗?”朱樉猜测一下。
朱棡点头:“必是在说老四如蝎子般歹毒了。”
“可能是因为四叔每次都绕背偷袭吧。”朱允炆浅浅补充,“恰如蝎子的尾勾啊。那老虎,都说老虎下山,可都是堂堂正正,正面扑来。”
“我觉得,普通的士兵应该没有那么有文化。”朱柏也加入聊天,从自己擅长的文化出发,分析得头头是道,“应该是写这本书的人,又在不经意间,暴露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。”
蹇义不禁问:“那写书的人是谁?”
大家集体看向蹇义。
蹇义:“?”
他觉得他们的眼神很古怪。
那些皇子们,便用这样古怪的眼神,噙着古怪的笑意,公布答案:“是佚名。也就是说,可能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,也有可能,是你们中的每一个人——那集体的智慧。”
朱棣:“……”
【不知道各位读到这里,有没有想到《三国演义》里,关二爷名场面,千里走单骑里的那段对话呢?
韩福带着一千人马排列关口,问:“来者何人?”
关羽说:“吾汉寿亭侯关某,敢过借路”。
韩福看关羽没有曹操文凭,双方打了起来,关羽过五关、斩六将,最终逃出生天,也不知道罗贯中写的时候有没有参考这段。Up自己看朱棣敢问借路是很有既视感hhh】
大家立刻摇头:“没有,没有这种感觉,一点都不像。”
朱柏止不住的赞叹:“关二爷这句‘敢过借路’,便说得是正气凛然,至于那后面的‘过五关、斩六将’,真真是豪气干云,气冲霄汉,这罗贯中,真会写啊,恨不得立刻便将这书找来,好好品味品味。”
“至于老四。”朱樉说,“不是我说,听他说出这话,我就感觉他又要开始埋伏了。令人惊讶的反而是,吃了这么多次亏的朝廷军,这次还依然如故的继续吃亏吧。”
傅友德在思考:“但一般去勾引别人,多是叫骂激怒对方,只说借道的,确实少见,臣孤陋寡闻,倒是没在书上读到过。”
朱樉:“可是朱棣不是说,他们真的很废,自己每次一抓都是一大把吗?”
傅友德:“?”
朱棣:“?”
朱棣震怒:“我在说的,难到不是我对他们宽容大度,就算抓到了他们,也会把他们放掉并不迫害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