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(第2页)
“二位公子是要远行?”白师爷问道。
“不瞒师爷,正要北上洛桑,有要紧之事禀报成王殿下。”张陵神情严肃。
白师爷点了点,“二位若不嫌弃,老朽脚程慢,便同回洛桑吧。王爷惜才,老朽正有引荐之意。”
能见到成王了。芸娘双眸发亮,同张陵对视一眼,眼底皆有喜色。
“师爷不弃,我等愿随师爷同行。”
正值深秋,北方四季分明,秋冬凄冷苦寒。
芸娘和张陵即使出门前,多加了一层内袍,也抵御不下夜风的侵袭。
忽的,一阵大风,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。
白师爷裹紧了外衫,颤颤道:“晌午还烈日高悬呢,夜里就这般寒凉了,看来是时候添件冬衣喽。”
张陵看向白师爷,眼神隐隐闪烁,几次半启丹唇,欲言又止。终是长长吸了一口气,眸色一沉,开口问道:“成王殿下,也压不住这些贪腐的小官吗?”
“唉。”白师爷叹息一声,“此地身处兖州和贺州的交汇之处,若不用皇族身份强压,这些老油子还真是难管。兖州不像贺州有成王殿下主事,兖州的主官严璋啊,听说甚是平庸啊,否则也不能把这些小官养成这等风气。跨区管理,也是不易,说来王爷也是难为啊。”
严璋连谋逆都敢,可不是平庸之辈,张陵心中暗想。
“你们这般急着要见王爷,是什么要紧的事啊。”白师爷顺口问道。
“嗯……”张陵苦笑一声,眼神歉疚。
白师爷摆了摆手,“不妨事,不妨事,这世道能留几个心眼总是好的。”
“多谢师爷谅解。”
此地到洛桑,有一条新开辟的近路,夙夜兼程一日余,便到了洛桑城的郊外。
晨雾如薄烟,将日光围拢在怀中,散落一地温暖清晖。
还未靠近城中,鼎沸的叫卖声,便传到了耳中,不需眼见就知,城内百姓定是安居乐业热闹非凡。
一趟趟的车队,载着满满的货物,在城门交替往来,繁荣之相仿佛大梁还在国力鼎盛之时。
张陵和芸娘见惯了人间惨象,乍看这等繁荣之景,皆怔愣住了。
白师爷见他们这般模样,脸上挂起了笑意,语气崇敬道:“成王殿下自分封以来,没有懈怠过一天,这么些年来,日日勤勉理政宵衣旰食,才换得了贺州在连年旱情之下,百姓们仍衣足饭饱啊。”
张陵点了点头,眸色欣喜,悠长的语气中夹杂着向往之意,“如今看来,成王殿下的贤德之名,并非虚传。”
白师爷捋着灰白参半的胡须,爽朗地大笑了三声,“走吧二位公子,随老朽入城吧。”
“有劳师爷带路。”张陵颔首。
莫桑城的城墙由青砖堆砌垒筑而成,高四丈余,古朴宏大。
两扇包着铁衣的城门约有四寸厚,上面嵌着一排排铜钉,向两侧大开着,接迎各地商旅。莫桑城与凉州相连,若想同戎族贸易,从莫桑过不失为一条近路。
城门正上方,一块墨色的匾额悬在城楼檐下,上写‘莫桑城’三字,字迹鎏金,端正雅致,笔触有力。
张陵和芸娘驭马跟随在白师爷身后,过城门时被守卫阻拦下来。
“这是王爷的客人,不需核查。”白师爷对着护卫首领道。
他们归还了芸娘和张陵的行囊,退至三步,抬手放行。
城中街道宽阔整洁,两旁林立着各式摊子,摊主们对着来往行人热情叫卖,曲调悠扬有趣,好似在歌唱一般,唱词中介绍的都是商品的优点,不同的叫卖合在一起,竟无混乱之感反而热闹不凡。
走到最后,芸娘连路都不看了,直盯着摊子上的新奇东西。
从冒着热气十里飘香的肉包,到模样精致形态各异的小巧糕点,又到款式靓丽奇特色彩鲜艳的钗环,只看得芸娘移不开视线。
卖簪子的姑娘,见芸娘好奇,特意取了一支兰花银钗高高举起,晃了晃,大声道:“公子可要买一支赠予心爱的姑娘,这是最时兴的款式了。”
芸娘抿唇,将头向那姑娘探了探,视线一直落在银钗上那朵秀雅的兰花上,久久未曾回神,由着马儿驮着她越走越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