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之臣(第2页)
“沈卿怎不卖了我,去换那新帝许你的泼天富贵?”
沈清砚将圣旨轻轻放在一旁案几上,脸上并无被冒犯的愠色,反而带着无奈:“殿下说笑了。”
他顿了顿,神情转为凝重,“新帝旨意已下,追兵虽暂时甩脱,但后患无穷。殿下行踪既已暴露于明州,光启帝必不会善罢甘休。需尽快想一个应对之策,堵住悠悠众口,也断了他明着发难的口实。”
宁令仪放下竹箸,看向他:“看沈卿神色,想必是已有良策?”
沈清砚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写好的奏折,双手奉上:“臣斗胆,已替殿下拟好了一份陈情奏疏。殿下请看,是否可行?”
宁令仪接过奏疏,展开。
沈清砚清峻的字迹映入眼帘,她一行行看下去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了然。
“不错,就按照这个,给我的好皇兄呈上去吧。”
*
京城,紫宸殿。
明州的晨光尚未褪尽,紫宸殿的晨钟早已敲响。
光启帝宁宴礼端坐御座,眉头紧锁,案头堆积的奏折仿佛也带着沉甸甸的烦躁,王首辅与几位重臣垂手肃立阶下。
一名内侍快步趋入,躬身呈上一份奏折:“陛下,明州八百里加急,明珠公主殿下的奏疏到了。”
光启帝眼神一厉:“念!”
太监展开奏疏,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:“臣妹明珠谨奏:父皇圣躬违和,臣妹身为子女忧思难安。闻东南有灵山古刹,素以祈福灵验著称。臣妹与昭阳二人忧父心切,遂不避艰险离京南下,欲亲至灵山,祈佑父皇早日康泰,此乃人子至情,拳拳之心可鉴……”
太监的声音平平板板,继续念着:“然路途遥远,行至中途,不幸与昭阳皇姐失散,臣妹日夜悬心。幸天可怜见,辗转抵达明州境内,竟于彼处寻得一处极灵验之古寺,臣妹痛定思痛,决意暂留此寺,为父皇燃长明之灯,虔心祈福,以全子女之心。”
念到这里,太监顿了顿,声音拔高了一分:“伏惟皇兄初登大宝日理万机,臣妹虽在方外,亦心系社稷。愿以此微躯,于青灯古佛之前,一并叩祝皇兄圣心顺遂。”
“待父皇圣体稍安,或寻得昭阳皇姐下落,臣妹自当回京复命,以全礼数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奏疏念完,殿内一片寂静。
光启帝的脸色在龙袍映衬下,青白变幻。
好一个人子至情,好一个祈福禳灾,把私自出逃拒不受捕,硬生生拗成了孝感动天!还把昭阳的失踪扣在了寻访灵山的意外上,堵得他连发作的理由都找不到!
他强压下翻涌的怒火和杀意。
这奏疏一旦明发天下,他若再强行派兵捉拿,便是不顾手足之情,不体谅孝女之心,天下会如何议论他这新君?更遑论天下本就对他登基颇有非议。
半晌,他才从齿缝里挤出一句:“皇妹真是孝心可嘉,忧国忧民啊。”
他深吸一口气:“传旨:明珠公主纯孝仁德,为太上皇及国运祈福,其心可悯。赐金百两,着明州官府妥为照应,务令公主安心静修,祈福后即刻护送回京,与北朔可汗完婚,不得延误!”
“另,责令全国州府上下,务必协助寻访昭阳公主。”
他暂时动不了她,但完婚北朔,便是他给她定好的最终归宿,真以为拿你没办法了吗?明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