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三章 全新配置这调防还能有归期(第3页)
脸上写满了兴奋。
要知道,第三阶段的机械化改革,很多甲种师侦察单位都要配备无人机。
西北军演,直接掀起了无人机浪潮,很多军区都开始采购,给重点单位配置。
而面前的火炮,就是为了克制这些无人机,包括直升机。
总之,中低空目标,几乎没有可能躲过90高炮的火控锁定。
看到这些装备。
陈默总算是明白了上面,为什么一直想把信息化单位,定位到辅战方面。
就冲老汪刚才那番介绍,还有这一大堆新式装备,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配置的起啊。
光是军费支出,都承受不起,这还没算各单位技术兵种的空缺。
一个京都示范营,高学历干部占比,几乎和一个集团军持平。
与其说是示范营调防,倒不如说是上面,想借他们的手,去不同的地形,气候,测试新式武器的性能。
“来来来,秀才,这边还有。”
汪建斌意犹未尽,又拉着陈默,跑到一排导弹发射车跟前,表情自豪的拍了拍迷彩色车身。
“知道这个大宝贝配置什么防空系统吗?
“红旗-7B防空导弹系统,最远能探测50公里,单脉冲体制,具备抗箔条干扰功能,搜索,追踪,打击一体。”
“就这玩意配到防空分队,再遇到蓝军的轰炸机编组,到底谁底子硬,可就难说了。”
“至少,咱们不需要用假热源目标去欺骗,正面硬钢,就凭他们金城军区空六师编队,没那么大能耐,敢过来硬轰,出发之前多少得掂量掂量。”
老汪一脸自豪的介绍着。
防空设备看过后,汪建斌又逐一介绍远程火箭炮性能,榴弹炮性能。
总之,从装备数量上看。
这次上面下拨,基本是按照当初一营九连的规模来配置。
信息化装备不仅包括了防空雷达,还有火控雷达,警戒雷达。
包括通讯车,信息处理车等等全都配置到位。
陈默看了一圈,他基本确定。
此次的装备,除了无人机型号没有变,还是和之前蓝军营使用的206型无人机一模一样,并未升级外。
其他连队,几乎全部完成了,装备层次的整体升级。
防空方面就不说了,以前蓝军营采用机步的高射机枪为主,如今统一换成导弹车配置火控雷达。
其跨越之夸张,不亚于从骑兵时代,直接进入马克沁时期,属实是鸟枪换炮了。
包括火炮,也从牵引式,更换到89式120mm自行滑膛炮。
远程火箭炮,更换为89式122mm自行火箭炮。
炮连加上火箭炮连的装备,再配合警戒雷达使用,完成了远程压制,反装甲,火力覆盖等多维度战场需求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。
蓝军营当初配置WS-1式火箭炮,最远射程能达到70公里,而现在89式自行火箭炮最远射程只有30公里。
攻击范围缩短了一半。
当然,优点也极为明显。
89式配备了模块化,40管齐射只需要20秒,全营有六辆,加上模块化装弹速度极快,不到五分钟就能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