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堂会审三十三功臣榜风波(第4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这种写法,不说文笔气魄浑然天成,至少从实际用途方面,足够让很多基层单位的人,再次见识到示范营的前景。

一开始军网做宣传的建议,本就是满学习跟陈默两人协商搞出来的事情。

如今,只是让他攥写新闻稿,自然不在话下。

。。。。。。。

太山示范营这边正忙着各自事,陈默也在军部开会时。

而远在青龙峡,61师炮团驻地王师长却炸毛了。

王松合之所以急匆匆从士官学院离开,原因有多种。

一来,粤南军演开始,青龙峡一部分驻军要撤回原来的驻地,他作为师长,必须回来主持大局,耽搁不得。

二来。

撤军并非全部撤离,至少61师下辖的炮团,作为后备军被留在青龙峡,阅兵结束之前,该团被定为长期战备单位。

王松合就更不可能呆在晋阳,这才选择在示范营外出救援时,返程回来坐镇。

本来吧。

这种安排无可厚非,军人嘛,自然是奔向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,没什么可说的。

问题是,事出紧急,老王在离开晋阳时,没有跟医学院读大一的女儿讲这个事,导致王路一看到晋阳当地洪灾救援,太多军人出动。

连带医学院的学生都被征调,引来孩子的担忧,一个人悄摸的跑到河东市榴弹炮营驻地,去找自己。

1999年的时候,千万不要拿当时的环境去对比后世。

这个时代,一个小姑娘外出上百公里,人生地不熟,还跑到人迹罕至的军营,绝大多数地方不通车,还会有山沟沟之类的地方。

安全问题,远不及后世。

别说一个年轻姑娘,就是一个大小伙子都危险啊。

安全的出发,真不一定能安全抵达。

更不一定能安全回来。

这也是为什么,陈默在听到营区的人没有放王路一进军营时,眉头紧皱的原因。

老王自从知道自家闺女去了士官学院,还是被那个狗秀才安排人接去时。

这位老父亲的心里,那是一会松气一会揪心。

松气是因为,只要人在士官学院,那就没有问题。

士官学院虽特批三年内不驻军,但有那么多示范营的战士在那,保证一个人民群众的安全,还是没毛病的。

揪心那就有些复杂了。

那个该死的秀才,竟然跟自己家孩子年龄差不多,但凡养闺女的人,不说看谁都像黄毛吧,但也差不多。

陈默肯定不能归类到黄毛里面,王松合也没那么看不上他。

恰恰相反的是。

老王打心底里,是非常欣赏陈默这种人,敢想敢干,个人能力不差,胆子又大,善于学习,天不怕地不怕。

这种人天生的军人苗子。

到了战场上,面对敌人不可能怂一下,是共和国最需要的青年之秀。

但话又说回来了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