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式编组第二次防空警报(第4页)
按照王松合的预计,示范营只要建立几个连队,具备信息化设备辅战,同样也算信息化营。
但显然,陈默的胃口比他想象的要大,并且大的多。
“首长,真不多。”
陈默深呼一口气:“固定的连队编制,后续肯定会取消,建立以分队为基础的战术模块。”
“98式主战坦的性能首长应该也看了,这款装备上线,营里的人力编制肯定要近一步缩减。”
“缩减?”
王松合起初还有些疑惑,但很快恍然,确实是缩减啊。
从九十年代装备机械化开始,野战陆军一直都在精简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装备更迭,原本用数百万兵力才能满足国防的需求。
如今,一直都在下降。
这些也并不难理解,就拿边防军来说吧。
最早的时候,边防部队都是以军级为单位驻守,那时候同样大的防区,依靠的都是骡马化维持。
进入七十年代,摩托化逐渐替代骡马化,边防最大的单位就从军变成了师。
八十年代末期,大量军用运输车辆,装甲车辆进入边防,驮马,骑兵连之类的番号绝大多数永久消失。
边防师就变成了边防团。
野战军装备更迭,代表着转型,人走人留,在全军并不罕见。
话题回到示范营。
陈默的话就不难理解了。
按照85式主战坦的性能,可能需要五十辆才能完成的任务,96式需要三十辆能完成的任务。
如今98式,只需要十二辆就能完成。
甚至因为98式的出现,大大降低了步兵需要协同的频率,连步兵填线作战都要大幅度减少。
这还只是新式坦克。
别忘了,示范营还有无人机,减少了侦察兵的数量,有雷达等等高科技装备。
零零总总的算下来,营级单位连队多,却并不代表,就人数多啊。
“你这种分队思维,很像八十年代,军中提过的合成思维。”
王松合一边思考一边回应:“下午小满也给我说过这个事,他说不是因为示范营能带动这么多兵种,而是信息化将这些人集中到一起。”
“可以这么说吧。”
陈默不置可否。
他没什么好反驳的,只有科技到位,才能组建合成单位。
因为他就是再牛,也不可能把半机械化那种通讯靠电台,或者全靠吼的方式,把合成单位捏合到一起啊。
“人才啊,你应该属于金城军区!”
王松合摇摇头,瞧着陈默那警惕的眼神,他咧嘴笑着从口袋掏出钢笔。
“你小子得了啊,我现在就算想把你拉到61师恐怕也不行了,京都不会放人。”
“罢了,明天老子就要回去了,你把你那个分队的规模给我说下。”
“战术分队的规模不是固定的啊,首长,我跟你说了也没用。”
陈默摊了摊手,他说的倒是实话。
分队的形式有多种,有些会根据干部的能力出现调整,有些是方便地形训练。
“少他娘废话,你就说最常见的,也是你打算把京都示范营建成的规模,挑一个中肯的给我。”
“行吧。”
老王是行家,忽悠肯定不行,陈默也没打算忽悠。
他起身走到文件柜跟前,拿出一份早就拟定好的手稿,递给老王:“首长,这是我计划全营四个战斗分队其中的一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