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4章 老冯你可真是个理解鬼才(第3页)
自此,人类开始普遍做梦。梦中皆有一扇门,门后坐着一位背对的身影,只说一句:“进来吧,我把你的声音保管得很好。”
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启口园,不是为了倾诉,而是请求永久失语。他们相信,唯有彻底沉默,才能避开即将到来的“总共鸣”??届时,所有人的思想将被迫联结,隐私荡然无存,个体意识或将消融于浩瀚的心灵海洋。
唯有院长仍守在陋屋。
她不再接收匿名信,而是开始写信。一封封投入贝壳匣中,从未寄出。信的内容无人知晓,但少年曾在一次探望时瞥见一页残稿,上面写着:
“……如果你真是我姐姐,请记住,母亲推井那天,我也想跳下去。我不是恨父亲,我是恨自己没能抓住她的手。这么多年,我说尽天下真理,却不敢对自己说这一句。现在,我准备好了。”
那一夜,北极海域突现奇景:冰层之下,两股洋流呈螺旋状交汇,分别携带一缕白光与一缕黑光,彼此缠绕,缓缓上升。科考船雷达捕捉到巨大轮廓??似人非人,似钟非钟,形如双生铃铛,悬浮于深海穹顶。
与此同时,院长推开房门,走向启口园。
月光铺路,言林低语。
她踏上高台,面对虚空,缓缓开口:
“我叫柳知言。”
“七岁那年,我没有救母亲。”
“但我爱她。”
“我也爱你,姐姐。”
话音落下,天地俱静。
下一瞬,夏威夷的铃花绽放,太平洋深处升起一座由光构成的岛屿;北极双铃相撞,发出贯穿星宇的清音;全球两亿正在参与共鸣节的人群同时流泪,却露出微笑??他们听见了彼此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句:
“原来你也在。”
语核并未消失,也没有统治。它只是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校准。
从此,世界并未变得全然透明,但多了一份温柔的默契:每个人都知道,有些话不必说尽,有些人无需解释,因为真正的理解,早已超越语言本身。
多年后,新启口园建成。石板上的“言尽于此”四字依旧,唯独那“此”字边缘,如今常年泛着微光,如同呼吸。
孩子们入园第一课,不再是告白,而是一段吟诵:
“言语如风,吹过山岗;
真心似海,静默深广。
若有千言,藏于胸膛,
不妨留一语,待星光。”
而在海边小屋,贝壳匣已满。院长每日仍将新信放入其中,然后轻轻合盖。
风吹进来,掀开一页未封的信纸,上面只有一行字:
“谢谢你,听见了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