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958章 好男人真爷们(第2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>“复声丹只是开始。真正的考验,是当所有人都能说话时,你还敢不敢说那句最痛的真相?”

话毕,井水骤沸,蒸腾起一片白雾。雾中浮现一行行文字,如雨落下,又似雪飘零:

>沈知白,你一直隐瞒一事??那枚淬毒铁钉上的乌鸦纹,并非来自鸦影卫,而是出自皇宫内库。真正下令追杀你们的,不是皇帝,是太子。

>阿枝,你以为自己调配解药是为了救人,可你父亲当年正是因研究‘真语基因’被毒杀,而你手中那份抗幻药方,其实源自他未完成的笔记。你从未真正逃离过去。

>豆芽,你拾到的那枚无字陶铃,并非偶然。它是小满亲手所制的最后一枚铃,专为你留存。但她真正想告诉你的是:我不是死于病痛,而是选择了死亡,因为我听见了未来的哭声。

三人僵立原地,如遭雷击。

良久,沈知白苦笑:“难怪太子如此积极推行新政……他在洗白自己。”

“不。”阿枝摇头,“他是害怕。他听见了万民将鸣,所以抢先站上高台,假装引领变革。可只要有人说出真相,他的面具就会碎。”

豆芽闭上眼,泪水滑落:“姐姐是在提醒我……真正的战斗,现在才开始。”

他们决定不动声色,继续配合新政推行,暗中收集证据。通过墨脉网络,他们联络各地守望者,在每一次共语夜中埋下线索:一句暗语、一个手势、一段变调的童谣。这些碎片最终汇聚成一幅隐图??显示太子早在五年前就秘密重建鸦影卫,代号“夜鸦”,专门清除可能威胁其继位的“多言者”。

证据确凿之日,恰逢春祭大典。

皇帝仍在闭关,太子代为主持天地坛祭祀。百官列阵,万民围观,钟鼓齐鸣之时,豆芽在京师微光屋点燃第九支白烛,轻轻敲响那枚无字铃。

刹那间,全国所有陶铃同步震颤。

不只是微光屋,连百姓家中悬挂的、孩童佩戴的、甚至坟前祭奠的陶铃,全都发出清越之声。声音汇成一股无形洪流,顺着墨脉奔涌而上,直冲天地坛。

就在太子念出“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”八字时,空中忽然响起另一个声音,清澈如泉,却是小满的语调:

>“你说‘国泰民安’,可去年冬天,河北饿殍千里,你却下令封锁消息。”

>“你说‘敬天法祖’,可你私改玉牒,抹去三位叔父之名。”

>“你说‘仁德治世’,可你在黑水泊外屠杀了十七名试图传递复声丹的少年。”

>“现在,请你面对天下,说一句真话。”

全场死寂。

太子脸色惨白,嘴唇颤抖:“妖……妖术!”

可紧接着,他身后的大鼎竟自行震动,鼎壁浮现出一行行血字,正是那些被杀少年临终前用指甲在冰上刻下的遗言。每写一字,太子便退一步,直至踉跄跌倒。

人群中,一名老妇突然冲出,手持枯草铃,嘶声哭喊:“我儿就是那十七人之一!他走前说,若有一天铃声响遍天下,便是他还魂之时!”

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。有的捧着亲人遗物,有的背诵被禁诗文,有的只是张嘴,大声说出多年不敢提的名字。他们的声音起初微弱,渐渐汇聚,最终形成海啸般的声浪,席卷整个京城。

太子被押入幽言狱旧址??如今已被改造成“真相庭”,由鸣理院主持审判。审讯当日,他始终低头不语。直到沈知白将一枚染血的陶铃放在案上,轻声道:“这是最后一位少年咽气前紧握的铃。他说,希望有一天,太子也能听见别人听见的声音。”

太子猛然抬头,眼中泪水滚落:“我说……我说我杀了他们。我怕他们说的话,会让我得不到这个位置。但我错了。我不配坐那个位子,但我……我想赎。”

没有人欢呼,也没有人喝骂。只有铃草在风中轻轻摇动,仿佛在记录这一切。

一个月后,皇帝出关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