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三百五十章 盐铁走私出关(第2页)
直到深夜,他才缓缓坐下,闭上双眼,口中喃喃自语:“李先生,对不起,我没能等到您归来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京城之外三十里外的一处破庙内。
幽兰跪坐在地,面前是一盏摇曳的油灯。
她轻轻吹灭灯火,随即点燃另一盏新的。
“莲未凋,灯未灭。”她低声重复着这句话,眼神深邃。
门外,朱瞻基静静站着,听着她的低语。
“你说,李先生还活着?”他终于开口。
幽兰回头看他:“殿下已经知道答案了。”
朱瞻基苦笑:“可我不知道该不该信。你们到底是谁?为什么要帮我?”
幽兰站起身,走到他面前:“殿下,有些事现在不能说。但请相信我,李先生从未害过您。”
朱瞻基凝视着她:“如果李先生真是忠臣,为何要策划夺权?为何要让我背叛父皇?”
幽兰沉默片刻,缓缓道:“因为有时候,忠臣也需要以非常手段救国。”
朱瞻基怔住。
幽兰继续道:“殿下,您以为陛下真的信任您吗?他让朱承志监视您,让您陷入这场阴谋之中,难道不是早有预谋?”
朱瞻基眼神动摇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父皇早就……”
幽兰点头:“不错。从您出生那天起,您的命运就已经被安排好了。而李先生所做的,只是给了您另一个选择。”
朱瞻基沉默良久,终于缓缓开口:“我要见李先生一面。”
幽兰深深看他一眼:“很快,您就能见到他了。”
……
次日清晨,乾清宫。
朱棣召见朱承志。
“朕听闻刘廷章昨日在狱中自尽身亡。”朱棣语气平静。
朱承志拱手道:“回陛下,刘廷章昨夜服毒自尽,临终前留下一封遗书。”
朱棣接过遗书,展开细看,脸色渐渐阴沉。
“他说……‘太子非社稷之主,愿李先生成大事’。”
朱承志轻声道:“看来,刘廷章至死都忠于李玄真。”
朱棣沉默片刻,忽然道:“你觉得,太子会像刘廷章一样,甘愿赴死吗?”
朱承志答道:“殿下聪慧,不会轻易赴死。但他心中的执念,恐怕比死亡更难消解。”
朱棣缓缓合上遗书,目光深远:“你去查吧。朕给你三个月时间,查清所有真相。”
朱承志躬身:“臣遵旨。”
……
三日后,朱承志秘密前往江南。
随行者只有王守仁与赵烈。
他们一路南下,沿途不断收到各地密探传来的消息。
“据报,江南多地出现神秘人物,疑似李玄真余党。”
“金陵城中有商贾暗中资助不明势力,资金流向不明。”
“苏州一带有异人活动,曾有人夜观星象,推测国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