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五章 四万亿计划(第2页)
这主要是因为,改革政策都是由业界精英制定的。
而这些精英,与既得利益者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情感上不能割舍他们的利益,所以很难出台大刀阔斧的政策。
“唉,你这么说,倒让我有些没有底气了。”陈杰郁闷的叹了一口气,“我问了其他证券公司的代表,他们都觉得大盘这个位置,仍然存在很大的泡沫。”
“如果这个时候我大举进场抄底,会不会接盘?”
他有些犹豫不决。
一方面,虽然大盘指数已经腰斩,但对比零五年的998,仍然还有两倍涨幅。
另一方面,就是他所处的位置,得到的信息要比普通股民多的多,自然对监管层推出来的各种利好消息,信心不足。
普通股民,看见一点利好消息,可以嗷一嗓子的冲进股市抄底,但他不行。
他手上的资金实在太多了,进进出出都很麻烦。
股市接下来究竟会怎么走?触底回升,再创新高?还是说,反弹一下继续向下?
没有人知道。
这种无法掌控未来的迷茫,让他很没有安全感。
这无关身份和高度,哪怕是站在政治、金融界顶端的人群,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。
大家都是在摸石头过河。
谁也没有强多少。
不过,有一个人例外。
那就是阿伟。
看他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从容、淡定,说明他的心中,很有可能已经有了应对之策。
所以,他相信,阿伟这次也一定能指引他,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峰。
果然,陈伟东在思索片刻之后,就非常笃定说道:“A股这个位置,非要说是底部,也是可以的。”
“首先我们要明白,造成这次股灾的主要原因,是因为美利坚的次贷危机。”
“而次贷危机的形成,是因为美利坚的银行,将房屋贷款放给那些缺乏还款能力、信用状况较差的人群,最后大规模信用违约造成的。”
“这里有个关键诱因,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。”
美利坚对房子的按揭贷款,实际上是买房者、开发商、商业银行签的一个“三方协议。
比如说你要买一个房子,钱不够,银行就会把你想要买的房子做抵押,给你贷款,让你去买。
然后,银行就可以每个月都收你的按揭,这一收就收二十年。
如果你有能力偿还这些钱,当然没有什么事。
对于这份“三方协议”,我们国内的银行会选择把它锁进抽屉甚至保险柜里,生怕弄丢了。”